《证据科学》2021年第十期作为该年度的重要收官之作,集中展现了证据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。本期围绕证据理论与实务中的热点问题,收录了多篇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学术论文,为证据法学、法庭科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参考。
在证据理论研究方面,本期重点关注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证据分析中的应用。有学者系统探讨了算法证据的可采性标准,指出在确保技术可靠性的同时,必须建立相应的程序保障机制。另一篇论文则从认识论角度出发,分析了科学证据在司法认定中的局限性,强调法官对专业证据的审查责任不应因技术复杂性而削弱。
实务研究板块聚焦于刑事司法中的证据问题。多篇实证研究通过案例分析,揭示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践中的运行状况,发现规则适用仍存在地区差异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。有研究者通过对近年冤错案件的梳理,提出应进一步完善刑事证据审查标准,特别是对言词证据的采信需要更加审慎。
在法庭科学领域,本期收录了关于新型取证技术的研究成果。包括电子数据取证规范的完善、生物样本检测技术的精度提升,以及心理测试技术在证据体系中的定位等专题讨论。这些研究不仅具有技术前瞻性,也为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撑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本期还设置了一个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下证据运用问题的专题研讨。学者们就远程取证、电子文书效力等新兴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,反映了证据科学应对特殊社会情势的适应性与创新性。
总体而言,《证据科学》2021年第十期既延续了期刊一贯的学术严谨性,又展现了对前沿问题的敏锐把握。其所刊载的研究不仅在理论层面推动了证据科学的知识积累,也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,充分体现了证据科学作为交叉学科的魅力与价值。